■中心简介
应用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始建于2012年,以教育部《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》和《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》为依据,建构“基础实验—综合实验—创新实验”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。中心以“基础实验为平台,综合实验为核心,创新实验为龙头”,围绕人才培养目标,突出现代科技与人文素质培养深度融合为特色的“实验育人”的教学理念。
应用文科综合实训中心所依托的单位——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拥有较高的科研实力和水平,在专业和团队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。2005年历史学专业被遴选为省级重点专业,世界史被遴选为省级一级重点学科。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06年成为学校特色专业,2012年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(成人高等教育),2013年成为校级重点专业。
目前,应用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已形成三个特色鲜明的分中心,即:教学技能实训分中心、秘书能力实训分中心和社会调查与服务实训分中心。
■研究团队
本中心依托汉语言文学、历史学、广播电视新闻学、社会工作、对外汉语专业骨干教师,形成五个专业教师相互支撑,结构合理,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较高的研究团队。中心日常管理分工如下:
序号 |
姓 名 |
职 称 |
主要管理责任 |
负责内容 |
1 |
李正春 |
教 授 |
中心主持人 |
总体负责 |
2 |
孙 虎 |
副教授 |
秘书能力实训分中心负责人 |
电子政务、师范技能培训 |
3 |
沈 骅 |
副教授 |
教师技能实训分中心负责人 |
形象展示、师范技能培训 |
4 |
唐丽珍 |
讲 师 |
语言实验室负责人 |
跨文化交流 |
5 |
李 斌 |
副教授 |
广电技能实训室负责人 |
广电技能实训 |
6 |
朱爱华 |
讲 师 |
社会工作实验室负责人 |
社区管理 |
7 |
许晓华 |
正 科 |
中心办公室主任 |
中心管理制度制订、日常管理 |
8 |
熊 壮 |
正 科 |
设备登录 |
设备登录、维护 |
n 主要实训内容与条件
分中心 |
实训项目名称 |
类型 |
实训内容简介 |
实训条件 |
教学技能实训分中心 |
师范生技能训练室 |
验证 |
语言技能;提问技能;讲解技能;演示技能;板书技能;导入技能;组织技能;结束技能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技能。 |
微格教学系统有微格模拟训练室、观摩室和总控室组成,总面积160M2,设备总价值约75.1万元,总控室有主控制台、服务器、监视器、视音频信号处理器、电视监视器等设备;观摩室包括分控机、摄像头及其它教学设备。训练室安装云台、摄像机、电动幕、投影仪等,可同时满足60位同学进行实训。 |
语言实验室 |
综合 |
汉语语音训练、普通话朗读、数字化声音处理、词汇与语音系统的调查与整理、中外语言对比等。 |
语音室总面积60平方米,设备总价值约30万元,配备电脑60台,主控台、语音互动设备60台套,并配有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软件系统。 |
跨文化交流实训室 |
综合 |
中国传统文化传习训练 |
跨文化交流实训室有多媒体观摩室和对外化交流室构成,总面积60平方米,设备总价值约30万元,配备电动投影设备、电脑等,同时配备太极拳、书法、剪纸、麻将等文化传习工具。 |
秘书能力实训分中心 |
电子政务模拟实训室 |
验证 |
会议管理、文书拟写与处理、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秘书资格培训。 |
配备电子政务模拟平台、国家职业秘书资格培训系统,具有系统培训软件。 |
现代办公模拟实训室 |
验证 |
NVQ企业行政管理证书培训和现场考评、办公自动化实务、社交礼仪、信息处理、文档管理、公文处理、网络会议等。 |
办公自动化软件、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:音响扩声系统、会议讨论系统、同声传译系统、投票表决系统、自动跟踪摄像系统、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。 |
形象设计与访谈室 |
设计、创新 |
公关形象模拟训练;商务谈谈判;电视采访。 |
配置供面试模拟训练、商务谈判模拟训练、新闻采访与访谈模拟训练等设备。 |
计算机室 |
综合 |
员工选课、现代办公操作 |
办公自动化基本配备 |
社会调查与服务实训分中心 |
社会调查室 |
设计 |
系统调查统计分析、SPSS软件虚拟实验教学。 |
独立实验间两间,占地面积共100m2,主要用于调研的总体规划、问卷设计,调研问卷的数据录入、统计与分析。配置电脑10台,装配南康科技“电访专家”软件系统;可移动桌椅50套。 |
观摩实验室 |
设计 |
个案会谈、建立关系、资料收集、方案策划、个案评估、行为修正、结构家庭治疗等系统个案工作。 |
观察室与访谈室,需要配置单面玻璃,员工可在观察室观察个案实务训练;观察室配置声音采集器和摄像头。 |